讀享網 > Carol的部落格 > Carol的講座分享 > 即使離開了,還是會記得的⋯⋯
即使離開了,還是會記得的⋯⋯
2013-07-25

 
花蓮大富國小師生美化社區畫作



每年我都會應新象協會之邀,到花蓮較偏遠地區的小學和小朋友分享繪本。通常這些小學校全校的孩子不過二十來位,其中很多是原住民孩子。他們身處資訊資源匱乏而偏遠的花蓮,但每一次,不管我到哪一個鄉的哪一所僅有數十人的小學,這些孩子和他們的老師,甚至只是校園的一處風景,常常都令我感觸很深。

大家一向以為的城鄉資源差距所造成的孩子學習表現差異,在我的觀察,其實是不存在的。花蓮的孩子因為繪本得來不易,他們讀得更認真;因為平常不太容易見到總編輯,他們發問得更熱情。對於繪本的觀察與體會,有許多都市孩子欠缺的天真看法。

花蓮的孩子沒有智慧型手機和電腦這些過於簡化生活的電子產品干擾他們對大自然的接觸與想像,他們有藍天與綠地可以暢快奔跑,自由健康。就一個人的童年而言,我以為花蓮的孩子更具成長及學習優勢。那些感受過大地之美的孩子,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到一生的盡頭。

反觀都會區的孩子呢?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被迫培養非自然、非自發的求知欲,他們隔絕自然、遠離土地,被困在鋼筋水泥建築裡,眼光永遠停留在眼前幾公分內的電腦螢幕。習慣了剛硬的、虛擬而無生命、變換快速的電腦之後,這些孩子不能等待、慣於速成、欠缺感動,於是演變成性格躁動不安、投機取巧、冷漠看待生活的習性。更嚴重的反應,便是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過動、躁鬱兒童,或者行為早早出現反社會現象的孩子。

瑞典有研究學者研究了兩組處在不同環境下的幼兒表現:A組孩子的幼兒園有安靜的玩耍空間,周圍高樓環繞,有現代化的磚砌小道和遊樂設施;B組的孩子所處的幼兒園,本著「無論天氣好壞都要在戶外活動一段時間」的思想,設在有綠樹和草地的果園,靠近繁茂的花園和自然岩石。幾年以後,研究學者發現,在大自然中生活成長的B組幼兒發展出較A組孩童更好的運動協調能力和更強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曾經有專業治療研究過動兒的醫師也提出:「兒童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如果可以持續出現、讓孩子有機會接近綠色值物,即使只是從窗戶看到的綠色景致,都可以減少注意力不足症狀。」

因著這理由,我很喜歡出版鼓勵孩子接近大自然、以自然素材(花朵、樹葉、雲彩、鳥獸)創作的繪本。有的時候,這一類繪本並沒有太大高潮起伏的情節,像大自然一樣,總是隱隱的現出一絲溫暖的、美好的氣質,讀過後,往往令人回味再三。我新近出版的繪本—《世界第一長的圍巾》,便是此類推崇自然的佳作。



   世界第一長的圍巾】書影。大穎文化/出版

 

故事裡的兩位主角—皮諾和奧利佛,是住在橡樹林裡的精靈。森林裡的動物們只要寄來訂單,兩個小精靈就會利用森林中的材料來製作他們需要的用品,像是:牙膏、喉糖、襪子、毛線帽、世界第一長的圍巾⋯⋯小精靈奧利佛將銀杏的葉子和栗子磨碎後,再加進樹汁一起攪拌,做出牙膏;另外,利用向日葵種子和野草苺做出了喉糖⋯⋯

翻開書頁,我們會發現訂單是一片片葉子,每一張訂單都是不同樹種的葉片,有銀杏樹、楓樹、槭樹⋯⋯美麗又詩意。



大人以為孩子需要情節,才能被故事吸引;其實,一張張色彩飽滿、充滿豐富意象的圖片,已經向孩子訴說了無盡的故事。孩子會懂的。

再說到我這次去的花蓮小學校—大富國小。這學校校園滿是綠樹草皮,學校為孩子們搭了鞦韆、吊床,用舊輪胎充當花器栽花植樹,校園的一切是那麼美好而自然。

孩子們還幫附近的社區人家繪畫牆面,瞧那線條簡單卻似行走在牆上的點點貓兒,就是老師帶著小朋友的傑作,精彩程度不輸我帶去的繪本。我因此而動了請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為我們的書作畫的念頭。這絲毫不造作的、深具生命力的畫風,我想,是從這日日在大自然下生活所孕育出來的天生美感吧?



   ※ 大富國小美麗的校園。
      在這樣的環境下上課,上學應該是件很快樂的事吧!


   ※ 與大富國小當鄰居真是幸運哪!
      我也想請這些會畫畫的孩子幫我家牆壁畫上可愛的圖案呢!

 


我拿著相機猛按快門,拍下一張張孩子們在樹下嬉戲奔跑、汗水淋漓的畫面。我只能一再讚嘆的喃喃唸著:「這些孩子太幸福了!」

我久居花蓮的朋友回我:「但這對他們來說,可能不算什麼吧!」是呀!我相信對更多認定資訊發達是學習優勢的都市人來說,這些,真的不算什麼。

我邊拍照邊回我朋友:「有什麼的!以後孩子長大了,他們不會記得第幾次月考的數學考幾分,但他們會記得在大富國小的生活,會記得這些樹的味道、會記得他們曾經在陽光下大口呼吸的感覺,會記得他們畫過的貓兒⋯⋯這些,即使將來他們離開了,還是會記得的。」

關於童年,你,記住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