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書系介紹 > 我想想系列 > 你的身體為什麼可以保護你?(思考,令孩子更有力量)∼入選98年教育局「兒童深耕閱讀」書單;獲第31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獲國民健康局2009健康好書
你的身體為什麼可以保護你?(思考,令孩子更有力量)∼入選98年教育局「兒童深耕閱讀」書單;獲第31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獲國民健康局2009健康好書
Mon corps, comment se défend-il ?
作者:安德雷.邦歇瑞(André Benchetrit)、羅弘.沙巴提耶(Laurent Sabathié)
繪者:蕾貝卡.兜特梅(Rébecca Dautremer)
譯者:黃秀錦
叢書系列:大穎專區我想想系列
書籍編號:TK004
ISBN:978-986-7235-77-0
36頁 / 精裝 / 20.9 cm × 17.1 cm
出版日期:2008 年 10 月 02 日
定價:250元 / 優惠價:225
適讀年齡:中年級

一本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的知識圖畫書。
適合孩子自己閱讀探索,也適合做為父母的引導工具書。

 



  是一本引導孩子認識自己身體奇妙的功能、並學會保護自己身體的漫畫式知識圖畫書。

  生病、吃藥、打針;受傷、傷口癒合,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面對無數次這樣的事。但是,人的身體為什麼能不斷的承受這些讓人不舒服的事,到底我們的身體有什麼超能力呢?

  就讓我們跟著妞妞和她爸爸一起來思考一些問題:

  人為什麼會生病?要怎麼樣才能不生病?
  生病一定得要打針、吃藥嗎?
  常聽到「百毒不侵」這樣的詞。人真的可以百毒不侵嗎?
  為什麼醫生可以幫助我們治病?
  皮膚有傷口時,如果不去照顧它,會發生什麼事?
  還有,為什麼傷口可以自行癒合?
  ⋯⋯


  不知有多少孩子曾經思考過,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自己的責任之一?又有多少父母曾經這樣教導過孩子?

  從來我們都只看到父母亦步亦趨、細細照護孩子的一切,但在父母們總是耳提面命、細細呵護孩子的身體健康的同時,讓孩子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身體和自己、身體和自己健康的切身關係,更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環。

  教孩子愛自己,保護自己,就先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

 

 

 

原文書名:Mon corps, comment se défend-il ?

原出版語言:法文

思考,令孩子更有力量
奧林文化 & 大穎文化總編輯 / Carol 謝

 

  我們家不上安親班、不寫評量試卷的荳芽在剛剛上小一沒多久,便表現出對數學的畏懼與厭惡。有一天,她很委曲的問我:「為什麼我同學他們考數學好像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寫出答案,我卻還要想老半天才算得出答案呢?」


  我告訴她,演算數學本來就需要思考。當然,我也明白那些不用想就可以寫得出答案的孩子其實是寫多了評量、對各式題目已經熟悉,看到考題便可以很機械化的寫出答案,不需思考。


  為了消除荳芽對數學的恐懼,我介紹她去上人本教育基金會辦的「數學想想」課程。


  有一天,荳芽上完數學想想課,一臉興味昂然的問我:「媽媽,老師今天在課堂上問了我們一個問題,要我們想一想、說說自己的答案,我是第一個說答案的,老師說我很棒。妳要不要猜一猜我的答案是什麼?」


  我很好奇,當然想試試呀!


  題目是──

  4×1=4    4×5=20     4×6=24
  4×2=8             4×7=28
  4×3=12            4×8=32
  4×4=16            4×9=36

  老師問:「這幾個算式為何要這樣排列?請說出和數學有關的意義⋯⋯」


  唉呀!原本數學就不太好的我一看就頭暈了!「這樣排列好看嘛!」我胡亂謅,自己都覺得心虛。


  荳芽聽了哈哈大笑,「不行!不行!要有數學意義呀⋯⋯」


  我很快就投降了。放棄!想不出來!告訴我答案吧!


  荳芽很得意的公布她在課堂上說的答案──


  她說:「第一列的每一個數加上中間的20,答案都會是跟它對應的第三列那個數。比如左邊的4乘1得4,用4加上中間的20,就會得到右邊的24;再來都一樣,左邊的8加上中間的20,就是右邊的28⋯⋯」


  好厲害喔!我還真是沒想到咧!


  荳芽還說也有同學的答案是反著回來的,用右邊的24減去中間的20,就得到左邊的4,依此類推下去⋯⋯


  老師說這樣也對。


  「數學想想」用這樣開放的、討論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數學題,也讓孩子理解到「答案不一定只有一個,只要透過合乎邏輯的思考、推演,是可以找出各種不同的可能的」。


  因為思考,產生了趣味,荳芽因而有了對應數學的力量,不再畏懼。這樣的能力讓荳芽見識到「思考」的力量,於是激勵她以這樣的策略嘗試著去面對生活上、學習上所碰到的各種困境。


  思考,令一個孩子更有力量。


  台灣教育對我來說,最感遺憾的便是「缺乏思考的引導」。我自己小時候唸書總是被要求「背誦」,背了一堆自己不感興趣也不理解的死知識,過程既痛苦、考後更是立刻忘光光,花了一番心力、時間背下來的東西竟然就這麼船過水無痕的不留一點餘韻,想來還真是令人洩氣!現在,經過了幾十年,我的荳芽還是一樣面對這樣的教育方式,顯然台灣的教育並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長進)。自己經歷過那樣無聊又無趣的學習方式的苦,我是怎麼樣都不肯再讓荳芽重蹈我的覆轍。所以,我總是千方百計的設法引導荳芽思考,不管她面對的是任何難題⋯⋯


  為了這樣的理由,今年,我們家大穎文化開闢了一個新的繪本系列──【我想想系列】。在這個系列裡,我所選擇的書都是足以激勵孩子思考(想想)的題材。第二批推出的兩本書──《不吃東西,會發生什麼事?》《你的身體為什麼可以保護你?》都是跟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


  每個孩子似乎在成長的過成程中,都會遇到不喜歡吃東西的狀況,令媽媽們很心煩。與其媽媽們苦苦的哀求孩子吃東西,我更想讓孩子們自己想一想:如果不吃東西,對自己的成長會有什麼影響?身體又會有怎麼樣的反應呢?


  生病、吃藥、打針;受傷、傷口癒合,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面對無數次這樣的事。但是,人的身體為什麼能不斷的承受這些讓人不舒服的事,到底我們的身體有什麼超能力呢?


  吃不吃東西?身體的功能是什麼?這些對我們大人來說,可能早已失去思考追究意義的議題,恰好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切身問題。任何一個在孩提時候沒有機會思考這些問題的大人們,都可以利用陪伴孩子思索問題時、重新回望自己的成長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體會,思考所可能帶來的轉變生活及價值觀的機會⋯⋯


今天,妞妞的爸爸一路上說了好多事⋯⋯
妞妞聽了覺得很驚奇!

妳知道嗎?我們人的身體時常會受到兩種東西攻擊!

哪兩種呢,爸爸?


一種是我們來不及看⋯⋯到的東西,哎喲!


那是香蕉皮嗎?


我們來不及看到的東西還有:
桌角、階梯⋯⋯突然用力關上的門!



另一種是我們完全看不見的東西!

例如什麼呢?

嗯⋯⋯微生物。

幸好有顯微鏡,我們才能看見微生物。
像病毒和細菌這兩種微生物,就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


必須先把你的傷口清洗乾淨。
很痛嗎,爸爸?
爸爸可是很勇敢的,妳不覺得嗎?

人的身體全身都覆蓋著皮膚,受到皮膚的保護。

但是皮膚受傷時,例如擦傷,一些微生物就可以經由皮膚進入我們的身體,在我們的身體裡大量繁殖、進行破壞。


小孩子的皮膚通常癒合得又快又好。

爸爸你們呢?

大人就需要比較久一點!

傷口能夠癒合,是因為皮膚有生命,可以再長出新的皮膚。在傷口癒合期間,有時候必須用紗布包裹、保護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