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Carol的部落格 > Carol讀繪本 > 分享,是失去還是得到?
分享,是失去還是得到?
2012-07-25

和孩子討論給予、分享的繪本——《肥皂到哪裡去了》
 

      

暑假,蝴蝶到公司打工,她看到我們正在處理一批要捐給偏鄉地區孩子的圖書,數量不少,少說也有幾百本。 

 

蝴蝶問我:「媽媽,妳要捐那麼多書呀?那麼多書可以賣很多錢呢!這樣妳損失可大了呢!」
  
我笑笑,回她:「還好。」
  
蝴蝶有些擔憂的又問我:「媽媽,妳為什麼一定要捐那麼多書呢?少一點不可以嗎?」
  
我說:「沒有人規定我要捐多少,也沒有人要我非捐不可,是我自己願意的。」我補上一句,「妳擔心什麼呢?」
  
蝴蝶人小鬼大的說:「我怕妳把書捐光光了,我們損失太多,自己就沒錢囉!」
  
「那麼,都不捐囉?反正其他小朋友又不是我的孩子,我何必管他們有沒有錢買書看呀?」我故意逗她。
  
蝴蝶急急澄清。「我不是說都不捐,是要妳捐少一點啦!有一些留著以後再慢慢捐嘛!」
  
「以後是什麼時候呢?」蝴蝶似乎也答不上來。
  
「蝴蝶,我如果把這些書拿去賣錢,賺了錢,我會很開心;我如果把這些書送給那些家裡買不起書的孩子,讓那些孩子有書可以讀,我也會很開心。但是,只是賺錢,只有我一個人高興,我把書捐出去,會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因為有書看而高興。我雖然沒有賺到錢,我只要想著有那麼多孩子因為我出版的書可能改變他對生活、對未來的想法,也因為這些書,可能讓他們對這個世界多了一些希望和夢想,我的開心就不是用錢可以算得出來的了。」
  
蝴蝶才八歲。對於我的答覆,似懂非懂。
  
孩子對於快樂的體認,大多是以「擁有」來界定──我擁有很多玩具,所以我很快樂。如果大人要我把玩具給別人,失去了玩具,我肯定不快樂。這是人的天性,無所謂對錯,但這完全利己的性格卻不利於整個社會或自我的發展。於是,透過教育、透過成長,我們期望孩子學會分享,做出超越天性限制的利他行為。
  
只要看看我們周遭,還是有不少大人仍以擁有來界定快樂──我有錢、有名車豪宅,所以我很快樂。如果我沒有了這些,肯定不快樂。我們便不難理解要引導孩子體會「分享也是一種快樂」是件多麼艱鉅的任務哪!
  
不論自己是否懂得分享,幾乎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分享。孩子手上若是有兩項玩具,必定喝令「分一個!」孩子若是面露難色,不肯分,有些急躁的父母立時變臉,少不了數落孩子一頓,什麼自私啦、不乖啦之類的負面的字眼全用上了。脾氣好一點的父母,慣常用的招數則是──「分一個給他!我等一下再買一個給你!」
  
責罵是威嚇,早早承諾再買一個是利誘。孩子當下或許屈服,做出「給予」的動作,內心感受如何?真能懂得分享的意義?卻未必。
  
分享,表面看來可能是失去,內心卻是得到,得到的是豐盈的喜樂。這麼抽象的情感要能真真實實的體驗,需要歲月伴隨著許許多多生活事件的累積,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我一直認為最有效的分享教育是父母的身教。關於情感的教育,家庭永遠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學習場域。父母願意隨時為孩子示範分享是得多於失,與孩子討論分享之後的諸多內在情緒變化,從起初的難以割捨、為難掙扎,到下定決心給予後所經歷的失落不捨,最終竟然因為他人的得到而感到喜悅、自己內心也因而飽滿快樂。孩子一再一再的在生活中藉由各式事件重複這樣的分享的喜樂,自然願意相信原來失去某些有形的物質也可以得到快樂,快樂的來源也不僅僅是擁有很多而已。
  
以有趣的繪本和幼齡的孩子討論分享的意義,對孩子來說,自然是件最愉快的學習經驗了。
  
我們公司新近出版的《肥皂到哪裡去了⋯⋯》便是最佳的分享繪本。偶然撿到肥皂的烏鴉,弄清楚了肥皂的潔身效果,也親身經歷過肥皂的美好之後,立刻毫不藏私的張貼公告,願意跟森林裡的其他動物們分享這好東西。於是,老鼠、松鼠和兔子、猴子都來借了肥皂去洗澡。最後,身軀龐大的大象洗完之後,肥皂竟然不見了!
  
這個故事的趣味點在於聽故事的孩子是清楚肥皂愈洗會變愈小、最後會完全不見的這特性。孩子們會被烏鴉起初不懂肥皂為何不見的傻氣逗笑,這笑裡也有疼惜,畢竟烏鴉是那麼大方的和大家分享呀!
  
等到烏鴉搞懂了肥皂本來就註定會不見的特性後,他所表現出來的大器與度量,一定也會深深獲得孩子的激賞。原來,分享就是這麼回事哪!既是失去也是得到;既失落也美好。真正明白了這道理,做起來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