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Carol的部落格 > Carol讀繪本 > 他是問題?還是需要幫忙的孩子?
他是問題?還是需要幫忙的孩子?
2013-03-21

 

 

因為生活形態的改變,在我們周圍有愈來愈多的孩子在身心發展上出現問題,過動、遲緩、自閉或妥瑞氏症。學校把這些被統稱為「發展有問題」的孩子集中在所謂的資源班,或者是平均分散在各個班級。前幾天新聞不是報了一位媽媽在社群網站上以「求救~我的女兒班上有位過動兒」為名貼文嗎?那位媽媽以維護女兒的受教權及善意為由,聯合幾位和她同樣憂心自己的孩子的學習被干擾的媽媽,以各種方式逼迫這位被阿嬤帶大的輕微過動兒轉班。她的貼文一出,立即被諸多網友炮轟,也突顯了這個潛藏在各個校區裡多年的問題。

 

我曾經在校園裡見過各式被稱為過動的孩子,但因為他們被對待的方式不同,因此有了天壤之別的際遇。最接近我的例子是發生在蝴蝶班上的案例⋯⋯

 

升上三年級,新分了班,蝴蝶有了新的老師和同學。新學期開始,有一天,蝴蝶回家跟我說:「媽媽,我今天做了一件蠢事。」語氣有些懊惱。

 

我好奇的問:「妳做了什麼事?」

 

蝴蝶說:「我們班有一個男生上課時很愛鬧,時常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同學都不喜歡他。今天上課,老師問有沒有人願意坐在他旁邊幫他,就是幫他翻開課本、幫他做好老師要大家做的事⋯⋯」

 

我大約猜到那個孩子過動。這些外表看來好手好腳,卻總是無法做好自我情緒管理的孩子,在同學間也很不討喜,大家會認為「他很愛鬧事」,如果老師時常以處罰的方式相待,漸漸的,其他孩子也在不知不覺間便學會了排擠這個孩子,認為他是壞學生、愛搗蛋。

 

蝴蝶的老師向他們解釋這同學生病了,而且他生的病是大家無法從外表看出來的,徵求願意協助這同學的孩子。

 

蝴蝶說:「大家都不喜歡他,沒人舉手。等了好久好久,都沒人舉手。我覺得他這樣好可憐,好像大家都不想理他,我不知不覺就舉手啦!」

 

我笑笑。蝴蝶又很認真的補充說:「我也不想呀!他真的很麻煩!我同學都說我很蠢,竟然舉手!我也覺得我實在是太蠢了。」

 

我只是安慰蝴蝶:「沒關係!妳能幫他多少算多少,真的不行,妳也可以告訴老師。過一陣子妳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蠢事。」

 

之後,蝴蝶每天回家報告她和她幫忙的這個男孩子發生的事⋯⋯

 

「媽媽,我真是快給他氣死了,我跟他說什麼都要說好幾遍,他才會聽!」

 

「媽媽,他連打掃都不會,我做完自己的工作,還要去幫他掃他的分!真倒楣!我果然是做了蠢事!」

 

過了快一個學期,蝴蝶開始說:「媽媽,現在他只聽我的話,其他同學都說我是他的保母,每次他一鬧事,大家就叫我『賴保母,趕快來處理妳的小孩!』其實他也沒做什麼壞事,叫我處理什麼呀!」

 

有一次,蝴蝶說那男生在打掃時用水潑她,她勸阻他,沒用;蝴蝶忍不住回潑他一次,耶?竟然覺得這樣也蠻好玩的。於是,兩人就一來一往的互相潑水玩樂。直到兩人都玩得濕淋淋,蝴蝶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是照顧他,趕緊帶著小男生去找老師報告經過。

 

老師沒有數落蝴蝶不盡責,也沒有處罰他們。老師告訴蝴蝶:「他體質弱,很容易生病,妳要小心不要讓他生病了,趕緊帶他去找護理室阿姨吹乾你們的衣服。」

 

我一整個學期都沒進過蝴蝶班上,只跟老師在開學的學校日見過一面。老師很年輕,但我確定她對孩子真誠的愛會讓她成為一位很棒的老師。

 

老師後來在電話中向我提起蝴蝶照顧這位過動孩子的事時,她說:「蝴蝶是個很棒的孩子,因為她的影響,現在班上其他同學都爭相要照顧那位過動的同學,大家還為他爭風吃醋呢!」

 

我覺得孩子是受老師影響,老師為他們營造了一個「這世上有人就是跟大家都不一樣,但不一定不好」的情境,然後,放手讓這些孩子以他們自身的特質發展相處的故事,被幫忙的或幫忙人的孩子,在這些每日細微的互動中,或許衝突、或許包容,體會真實的人生與人相處之道。

 

這個過動的孩子情緒日漸穩定。蝴蝶哭時,他或許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但他會默默為蝴蝶遞上面紙。老師透過這些細膩的觀察,因此對自己的教學及帶班方式必定產生很大的信心能量。

 

好老師便是這樣一點一滴以自己的努力在孩子身上建立起善的循環,教學相長,便是如此。

 

當然,受惠的絕不僅僅是那位接受大家幫忙的孩子,其他旁觀的、親自參與協助的孩子,所見所聞所為,都是他們受教的一部分。任何愛護孩子的爸爸媽媽應該為孩子爭取的,應該是這樣真正的受教權吧!

 

我也聽過某些老師要求班上所有的孩子「別理那個怎麼講也講不聽的問題學生」。遺憾的是,大人視孩子為「問題」,那麼,這個問題不管被踢到哪裡去,他依舊會是個問題。如果大人願意視這孩子是個需要協助的個案,因而想方設法的努力為他尋求各種可能的幫助,很快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就不見了。

 

老師,您眼中見到的是「問題」?還是「孩子」呢?

 

幾個月前,我看到了一本看似討論孩子「人際問題及情緒」,但我認為實在可以視為是為這些發展出狀況的孩子代言的書——《害怕的小怪獸》(SNAP!)。

 

書裡的孩子其實是很害怕面對人群的(他可能時常感受到來自於他人的不了解),於是,他總是戴著畫有兇猛鱷魚的面具出門,一見到人,便發出鱷魚咬人的聲音嚇人,處處搞破壞,戴著面具的他,眼中所見的其他人也都戴著可怕的面具。別人視他如怪獸,但怎知他只是一個內心感到無比恐懼害怕的小怪獸哪?

 



直到一位友善且不怕他的小女孩出現,為他畫了一個可愛的笑臉猴子面具換上,從此,鱷魚小男孩的世界出現了轉機⋯⋯


 


這個世界是由各式不同的人組成的,聰明的、駑鈍的;美麗的、平淡的;富有的、貧困的;需要幫助的、有能力幫助人的。有些自認是菁英或期待孩子將來是菁英的父母,在努力栽培孩子的過程中,很可惜的有意無意的示範了「自我中心」的價值觀或態度,即使將來孩子成了菁英,對自身、對整個社會是助益還是危害,都很難說。但我們可以理解的是,一個真正的菁英、一個真正文明發展成熟的社會,永遠會自動自發的協助那些弱勢的、不吵著為自己爭權益的人。
 

您,期待您的孩子將來是個怎麼樣的菁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