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書系介紹 > 親子生活教養系列 > 父母的教養觀影響孩子的一生——給新世代父母的30個教養建議【已絕版】
父母的教養觀影響孩子的一生——給新世代父母的30個教養建議【已絕版】
Riskante Jahre: Überlebenswichtige Anmerkungen zur Kindheit
作者:雷夫.達維爾斯(Ralph Dawirs)
繪者:
譯者:侯淑玲
叢書系列:奧林專區親子生活教養系列
書籍編號:OLPA026
ISBN:978-957-0391-99-2
128頁 / 平裝 / 21.5 cm × 16 cm
出版日期:2015 年 10 月 26 日
定價:200元 / 優惠價:180

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風險,
他們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是個未知數。
孩子如何被形塑?要怎麼樣身心才能健康的發展?
答案是,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但,要如何做才能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把童年還給孩子、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是本書的主要主旨。而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的秘方就是—愛;只有在愛裡成長的孩子,才能夠遠離惡。  

  從母親懷孕開始、胎兒在母體裡茁壯到青春期,作者在書中討論了三十個兒童發展成長的議題。

  以下是其中幾個議題。

  原始信任:孩子在成長的頭幾年,從與父母的互動中建立起原始信任,而這不可動搖的原始信任是孩子發展信賴和自信的先決條件。

  信任:信賴是一個人性格良好成長的基礎,也是人類社會往來的關鍵。此外,有高度的信賴能力才能夠具有掌握懷疑的能力。

  父母的愛:人類出生後大腦仍在繼續發展,而父母的愛能刺激孩子的腦神經網絡、健全孩子的情感,並促進他的社會能力。

  孩子的遊戲:遊戲是孩子的基本需求、遊戲是小孩的工作。通過遊戲,孩子學習認識世界和適應世界,也發展他的性格及各項能力。

  培育與教育:幼稚園不只要保管小孩,使他們守紀律,也要培育他們,讓他們自由發展。三歲到六歲這個階段對孩子的性格發展至關重要。孩子在幼稚園能發展溝通能力、語言和閱讀能力,以及社會能力。在這個階段不能實行「盆栽教育法」,應該讓孩子自由發展。

  培育迷思與萬靈丹:現代小孩在很小已有很大的成就壓力,因為大人的成就思維奪取了孩子的童年。此外,我們的學校系統也宣告孩子童年的結束。孩子壓力大,有睡眠困擾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時,大人祭出的萬靈丹是補充維他命和一些提高注意力的藥品。大人太早把自己的擔憂、害怕和期望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了。其實在一個有愛的環境裡,孩子就能成長得很好,不需要琳瑯滿目的培育計畫。壓力只會打擾孩子的發展。

  虎媽教育法:虎媽就像計畫執行者,為了讓孩子成功願意付出各種代價。父母對子女的愛不應該和努力讓子女追求成功連結在一起⋯⋯
 
    一個身心無法健全發展的孩子,將來必定會是家庭、社會、國家的問題。想要教養出身心健康的孩子,這本書很值得父母們閱讀、參考。

 

 

 

原文書名:Riskante Jahre: Überlebenswichtige Anmerkungen zur Kindheit

原出版語言:德文

 

 

 

 

 

【關於作者】
雷夫.達維爾斯(Ralph Dawirs)

 

  雷夫.達維爾斯是動物學家、海洋學家、腦科學家、自然科學博士、神經生物學教授,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作為發展及腦科學專家,他發表了大量有關腦部及行為發展的重要著作。雷夫.達維爾斯透過通俗易懂的書籍和演講,來為孩子、青少年和父母的福祉盡一份力。

 

 

 

【關於譯者】

侯淑玲 Shu-Ling Hou
 

  輔仁大學德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德國馬堡大學德語教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哥廷根大學德國語文學博士生。曾任教馬堡大學漢學系、法蘭克福樹人華僑小學、哥廷根大學跨文化日爾曼學系。現任教於隸屬馬堡大學的中黑森邦預科班。喜愛與兩個寶貝孩子藉由共讀和旅行發現世界。譯有《只要快樂不要哭泣,可以嗎?》、《一定要誰讓誰嗎?》、《當鴨子遇見死神》、《血色海灣》、《父母的教養觀影響孩子的一生》與《孩子功課不好怎麼辦?》等書。

 

 

 

 

 

前言

     童年是什麼?

     是通往成年的路上,一段純粹浪費的光陰,還是老天爺給的禮物?

     是種系發生史上一則荒謬的笑話,抑或是為了在這場人生賽局裡,取得最佳優勢所下的一著妙棋?

     人生旅程應該通往何處?我們想從生命中獲得什麼:分得巨大幸福的一小部分?我們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期待:只是希望他們長得又高又壯,還是有更大的企圖?或是我們把孩子視為一個具有清楚目標的計畫?我們想要當個「計畫執行者」,藉助精打細算的成本收益縱剖面圖,確實執行計畫,盡可能讓孩子擁有一個有效率的童年?我們可以如此利用我們的孩子,讓孩子作為「設計師社會」裡任人擺佈的一群嗎?諸如此類的想法潛藏著很大的危險,因為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那就是:生命不是個玩笑。 

     人類的演化最先是以逐漸延長的童年開始。這是一個相當冒險的設計方案。孩子出生之後的基礎訓練期,是發展成為文化人的先決條件,因此在他們成長的期間可以說是備受保護。同時,演化也帶來很高的個人風險。隨著每一個嬰兒的誕生,人類也跟著進行一場孩子的童年是否有個美好結果的賭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充滿風險,結局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只要孩子從一開始的「哺育」就得到良好的照顧,那麼,獲得快樂童年的機率絕對比風險高。人類的「哺育」,除了供應孩子生活所需、保護和照顧之外,還有所有我們能用「教育」兩個字來總括說明的努力。教育是一個介入孩子的成長非常有效的策略,是一個強大的工具,遠比讓孩子長得又高又壯能夠做到的還要多得多。 

     孩子還不懂得如何追求幸福,他們單純無知如一張白紙。孩子要適應自己的生活條件,完全仰賴父母的照顧,然後成長。父母是孩子的避風港,照顧他們、給他們衣食和溫暖,無怨無悔的付出,讓孩子成長茁壯。然而,孩子會給父母帶來很多的麻煩,父母卻沒有得到回報的希望。為什麼父母要做這些事?當然不是出於理性的考量而做,如果是這樣,人類早就不存在了。 

     讓父母照顧孩子的動機是──愛。無條件的愛讓父母不辭辛勞、竭盡所能,只求孩子能過得好、開開心心。孩子不需要去贏得父母的關愛,不必什麼事情都做對,他們整天只需要忙著探索世界和自己,尋找生命的意義。 如果生命的意義是愛,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愛,不是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嗎?愛,難道不是人類演化的關鍵前提、人類文化發展真正的基礎?父母的愛,是實際愛孩子、同時持續正面關懷孩子的所有總合;它是火炬,將愛之光傳遞給孩子。父母的愛,是人的關鍵能力發展的催化劑,是快樂童年和圓滿人生的先決條件。

     對人來說,愛是不可或缺的,是讓人活下來的關鍵。沒有愛,就沒有原始信賴;沒有原始信賴,就沒有自信;沒有自信,就沒有信賴;沒有信賴,就沒有社會能力。藉由愛,人在演化的舞台上,打造了一幕幕的輝煌歷史。 不過,過去二百萬年的人類發展,也講述了人類以力量控制人類與整個地球的歷史。人類是自己成就的犧牲者,也成為地球最大的威脅。面對人類招致的強大危害,例如氣候變遷、對大自然強取豪奪、地球人口急遽成長,以及窮人和富人之間不斷加深的鴻溝,我們不禁要問:愛在哪裡?到底愛仍合乎時代潮流嗎?或是我們如今比以前更需要它,用愛來把人類受到自己威脅的剩餘風險(譯註:residual risk,指理論上做足所有安全措施,卻仍可能發生的危險。)減到最低限度?

 

 

 

 

 

 

那些敢於捍衛自己所愛的人才能得到幸福。 —奧維德 (Ovid) 《情詩》
譯註:奧維德(西元前43年∼17年或18年未能確認):古羅馬詩人。代表作為《變形記》、《愛的藝術》和《愛情三論》。


目次

前言 4
生命的開端:懷孕 7
充滿變數的成長過程 11
一旦錯過不復返:原始信任的建立 15
成功人格的發展基石:信任 19
父母的愛是孩子邁向成功的關鍵 23
托兒所的使命:讓孩子幸福 27
家庭其實是「原始托兒所」 31
嬰幼兒的照顧:質重於量 35
專屬孩子的獨立空間 39
兒童貧窮問題,即使在富有國家也存在 43
孩子也和大人一樣有尊嚴 47
孩子的遊戲:研究、模仿、表現 51
保管小孩機構的形成 55
教育目標:讓孩子幸福又快樂 59
自由發展個人的重要時期:幼兒園 63
兒童學習的機會與風險 67
培育迷思與「萬靈丹」 71
運動讓孩子更聰明 75
守護孩子最天然的想像力 79
童話:孩子的心靈糧食 83
虎媽V.S.虎斑鴨小孩 87
戰鬥吧!父母——奪回教養孩子的「領空權」 91
人類文化知識的重大任務:學習 95
第二個童年 99
不為生活而學 103
青春期的社會意涵:世代交替 107
勇氣 111
反抗年輕人的無力感命運 115
給現代父母的Q&A 119
受威脅的童年 123
後記 127

 

 

 

 

 

生命的開端:懷孕

     人一生中,遇到第一個真正的危機,其實是當媽媽知道「我懷孕了!」那一刻。那時,他才兩個星期大。而在這一個星期前,他才結束了通過媽媽的輸卵管的六天旅程,以小小胚胎到達媽媽的子宮內膜著床。釋放懷孕荷爾蒙「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是他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這是為了確保媽媽的子宮內膜不會剝落,讓他可以繼續待在裡面成長茁壯。這時,他已具備了順利成長的可能;可是,「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妊娠檢測,卻可能背叛了他。作為一個人類,雖然他從一開始就擁有自由發展個人的基本權利,但是在這個階段,他尚且無法自己行使這項權利。他只能相信媽媽和整個社會會為他伸張權益。而當媽媽決定不墮胎,讓他存活下來,就是維護了他的權益。這是幸運。

     懷孕,對女人和孩子來說,一點也不容易。懷孕,往往是「被隔離於文化生活」和「進入貧窮」的入場券(譯註:女人懷孕還是可以從事文化活動,但將孩子生下來後,想要從事文化活動的機會就變得有限了。另外,有了孩子,生活開銷相對的會增加許多,原本不寬裕的生活也會陷入更大的困境中。「入場券」是指開端,媽媽慢慢的就沒有那麼多餘裕從事文化活動了,經濟也會更加拮据。)。當媽媽認知到「我懷孕了」,心裡有了「我要怎麼做?」的疑問,這同時關係到媽媽自己和小孩。在子宮裡的孩子必須仰賴母親──沒有母親,孩子就沒有辦法活下去。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天,母體一直是他成長的自然環境,而且從一開始,媽媽就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伙伴。母親,不只是被動參與、不只是孩子存活下來的根源,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責任重大。而這樣緊密連結的母子關係,我們可以用「神聖」兩個字來形容,因為唯有母親能確保人類生命的延續。隨著懷孕而來的身體變化,讓母親開始期待孩子的降臨:媽媽為孩子做好萬全的準備,孩子則在媽媽的體內長大,不用多久,全世界便會看到他的存在。

     每一個受到殷切期盼所誕生的孩子都是一個與社會密不可分的事件,也牽動著許多情感;這些情感使我們做了所有必要的防護措施,讓孩子從一開始就能夠順利成長、母親可以安心撫育孩子。也就是說,只有在有利的狀況下,母親才能正確做好所有事情,而這一切主要取決於母親的想法和她的生活狀況。她希望有這個孩子嗎?從這一刻起,伴隨著她的是期待所帶來的快樂、憂慮還是恐懼?這些情緒之間的比例關係如何?她想的是:「我終於懷孕了!」,還是「天啊,我懷孕了!」?最好的情況是:她不是孤單一人,而且能和別人分享她的希望和憂愁。另一方面,從孩子的福祉來看,有兩個令人擔憂的問題:(1)母親的身心健康嗎?(2)她的生活有基本的社會保障嗎?這些問題和每個人都有關係,而社會正義就始於母親的子宮。

      當一個母親決定把孩子生下來,我們要祝福她全心擁抱那剛剛降臨在她身上的奇蹟,相信老天爺會讓這個孕育生命的過程順利進行,讓她能夠細細感受那股逐漸自心中產生的驕傲,並且心滿意足的說:「是的,我懷孕了!真是太幸福了!」